农村供水保障关乎民生福祉。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分类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小型供水规范化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推行农村供水县域统管和专业化管护。山东也印发《山东省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要求以加快地下水水源置换为重点,坚持建大、并中、减小,平原区以大水厂建设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山丘区尽最大可能推进区域供水规模化。
在此背景下,为完全解决农村群众愁盼的吃水难题,枣庄市山亭区将农村供水保障列为全区“一号民生工程”。历时两年,以“大厂小站,高池细管”模式破解山区供水难题,将全区规模化供水覆盖率由2.49%提升至97%,让城乡人民同饮“幸福水”。
“大黄村呀吃水难,千呼万唤不见泉。一担泥水半桶汗,吃水更比吃油难。”“滴水贵如油,年年为水愁。要想有水喝,除非龙抬头。”一首首流传在山亭区的民谣,道出了5400余座山峦构成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地貌中,几十万群众的用水困境以及对水的深切渴盼。
历经二十余载接力攻坚,山亭区虽基本解决了山区群众“喝上水”的问题,但以单村、联村供水为主的供水体系,短板日渐凸显:水压不稳、水量不足、供水时长受限,这样一些问题制约着“喝好水”目标的实现。“截至2023年初,全区规模化工程人口覆盖率仅有2.49%,为全省最低。”3月7日,山亭区城乡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振华向记者介绍。
不破不立。2023年,山亭区将实现“农村供水规模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列为头一件必须干成的民生实事,并与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的专家、本地“老水利”“土专家”组成攻坚团队,对全区722个自然村逐个踏勘,在反复推敲中,“大厂小站、高池细管”的供水方案逐渐成型。
“过去我们主要依赖地下水,新的供水模式下,岩马水库的地表水成了主要水源。”郭振华解释道,新供水方案中的“大厂”,指的是挨着岩马水库新建的润泽水厂和兆泉水厂,日供水能力分别达五万吨和两万吨。两座水厂替代了原先散落的千吨级供水中心,成为全区规模化供水的“心脏”。
“小站”“高池”和“细管”,则层层破解山区特有的地形难题。原水经水厂处理后,平原村庄直供入户。而那些海拔高、分布散的村庄,用水供应另有流程:水先从水厂进入“小站”,即调节站,在这里完成补水、补氯、与地下水掺混等环节后,被加压送往“高池”。“高池”就像建在高处的“大水盆”,接住调节站送上来的水后,依靠重力自流,通过“细管”把水送到家家户户。
水往低处流这一物理定律,成为了最经济的输水引擎。位于凫城镇付庄南山村的高位水池建于高度达243米半山腰处,凫城镇水利站站长安瑞算起了账:“这个高位水池惠及36个村庄,建设位置高于它所覆盖村庄中的最高住户。借助地势高差,水无需加压就能自流进每户人家。要是采用在每个村都安装加压器的方式,前期投入、后期维护等成本就会像滚雪球一样增加。”
此外,成本在管道的分级布局中也得到了优化。供水主管道采用直径超300毫米的球墨铸铁管,沿着网络分支,管道材质变为 PE,管径从200毫米渐次递减至农户家中的20毫米。施工面积也随着管道口径变细同步压缩。
山亭区通过“大厂小站、高池细管”模式,将一个个散落的村庄并入大管网,全区14.1万户农村群众24小时不间断“喝好水”的愿望实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目标也圆满达成。且原定三年的农村供水水质提升行动,仅用两年就宣告完成。
山亭何以拼出“加速度”?破局的关键,在于以群众轻负担、政府广筹资的方式化解资金难题。“根据真实的情况,每户最多承担300元户内改造费。”郭振华介绍道。不让民生工程给村民肩上添负担,有实际效果的减少了工程“进村入户”的阻力,快速打通“最后一公里”。而剩余的巨额资金则由山亭区委多方“化缘”,包括上级无偿补助资金、专项债、银行贷款等共计7.62 亿元,其中无偿资金5.3亿元。
资金到位后,一幅“治水图”在群山间徐徐展开。桑村镇苏庄村是全区首个改造村,该村党支部书记周生金回忆,村里曾靠私营公司供水,每天仅来水四五个小时;后来家家打水井,可水质却难以保障。2024年2月,苏庄村率先启动接入全区大管网工程,同年4月改造工程收官,改造效果获得村民一致好评。“大家都说水压大了,太阳能不加泵就能自动上水;水喝着没有碱味儿,还能把绿豆煮开花。”周生金说。
苏庄村给全区开了个好头,带动了当地群众参与改造的积极性。在“区级统管+镇级配合+村级协调”三级联动的体系下,全区供水保障工程迅速推进,并由当地五家国企分片负责具体工程实施。山亭区严格把控材料设备采购关,提供耗材品牌库并强化采购监管;严守工程质量监督关,统一建设标准、明确完成时限,工程监理单位全程参与施工全套工艺流程,随时督察、随时整改。
“最难的地段,一天只能挖出8米的沟。”山亭区城乡水务局农水科科长赵锦忠全程参与改造工程,对此感慨万千。施工地常在半山腰,眼前是荆棘丛生,脚下是无路可走。开山凿石、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成了家常便饭。尽管困难重重,山亭区依然全力以赴。
到2024年年底,山亭区农村供水保障工程顺利收官:750余公里主管道全部贯通,2345公里管道入村,两个万吨级水厂、两个供水中心、6调节站、50个高位水池全部投运。全区规模化工程人口覆盖率达97%,供水时长提升至24小时。
走进位于桑村镇葛庄村的润泽水厂,从岩马水库引来的原水正经历着一场“变形记”。水厂运行人员张宏愿一边巡查设备,一边向记者介绍:“原水在这里历经絮凝沉淀、臭氧接触、活性炭过滤等7道工序,能解决低温低浊、藻类、有机物、嗅味等问题。”前不久,润泽水厂新进了一批水质检测设备,可以日检9项,月检43项,年检97项,全力确保出厂水干净、安全、卫生。
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后,怎么样才能做好后续运营管理与服务保障,成为山亭区面临的重要课题。秉持县域统管思路,山亭区构建起“区级自来水公司+镇级服务网点+村级水管员”的三级运营体系。同时,将实际运营工作委托给当地国企山东山亿控股集团的子公司——枣庄上善自来水有限公司。通过“一网统管”和“直管到户”,不仅保障城镇和乡村居民能喝上同源、同网、同质的水,还能享受到同等优质服务。
桑村镇有5位水管员,他们都是各村的“老熟人”。“挑选水管员的时候,我们特意选了既熟悉村里情况,又与村民关系亲近的人。他们处理用水问题又快又好。”桑村镇四级主任科员刘广伟说道,“村民家里水表发生故障、水龙头不出水,甚至是需要缴纳水费,只要一个电话,水管员就会迅速赶到。去年冬天,水管员还挨家挨户为水龙头安装了保温层,保障了村民冬季正常用水。”
像这样的水管员,山亭区共有62名。他们身兼多职:既是村内供水设施的“巡检员”,负责日常巡查维护;又是突发状况的“抢修员”,快速上门维修供水设施;还是村民的“水保姆”,提供代收代缴水费等便捷服务。他们的工作守则也刻着硬杠杠——30分钟必达现场,1小时完成抢修。
水管员作为供水服务的“神经末梢”,守护着基层用水安全。而正在建设中的“智慧水务平台”,则站在更高层面为全区撑起“安全伞”。赵锦忠介绍,该平台全方面覆盖用户服务分析、水厂监管及远程控制、GIS 巡线、调节站和高位水池实时监控等多个领域,能够主动发现供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发出预警,真正的完成从水源地到水龙头的全过程、全时段监管,为城镇和乡村居民的用水安全保驾护航,让“山亭好水”源源不断地流入千家万户。
每户安装费300元,过年回家我没吃出来什么味道,有说吃了不舒服,不知是哪里的事。
经中央批准,国家监委对甘肃省政府原副省长赵金云严重职务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调查。经查,赵金云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接受可能会影响公正行使公权力的宴请;
△美国加州州长纽森(资料图)美国人口和经济规模第一大州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当地时间16日宣布就关税问题起诉特朗普政府。他批评特朗普政府滥用关税政策的行为“违法”,给美国经济导致非常严重混乱和破坏。加州成为全美第一个就关税问题起诉特朗普政府的州。
浙江宁波慈溪是我国三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其中出口美国的占比约16%。慈溪一家家电企业负责人和记者说,他们跟美国客户签署协议时,对方支付了30%的定金;而同规格洗衣机、冰箱的零部件通用性很强,能达到70%。因此,即便美国客户违约,他们也可将产品重新翻包后再次销售。
京东:有平台强迫外卖员“二选一”,接京东平台秒送订单将被封杀,奉劝某平台好自为之,京东将给予被封杀骑手足够单量,对超时20分钟以上的外卖全免单,优先为骑手的对象安排工作。(剪辑:鲲鹏)
美国以关税手段胁迫其他几个国家限制对华经贸合作?商务部回应: 绥靖换不来和平,若任何一方牺牲中方利益达成交易,将坚决对等反制
美国以关税手段胁迫其他几个国家限制对华经贸合作 商务部:国际贸易一旦回归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所有国家都会沦为受害者 中方愿与各方加强团结协调 携手应对
近日,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星岩四路149号的44210203福彩销售站点传出喜讯,一彩民在该站点幸运刮出“喜相逢”刮刮乐即开票(30元面值)一等奖1注,奖金100万元。
体重从240斤降到140斤需要多长时间?近日,深圳一位博主用视频记录下自己控糖一年的身材变化由于变化太大被网友调侃像换了一个人“这不是瘦了100斤,是年轻20岁!
4月20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公众号发文介绍,近两年,中国教科院课题组针对义务教育阶段1-9年级教师开展“课后服务与教师负担情况调查”,以期摸清课后服务对教师造成负担的真实情况,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所以呐,督督熊时常都在提示警醒我们。2025年3月,我省共报告2起一般及以上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为较大级别,共发病2例,死亡2例。
美国特朗普政府以所谓“让制造业回流美国”为名大打关税战,引发美国内外普遍批评。几次三番对关税政策的“朝令夕改”更是让美国农业界、商界、工业界、政界甚至包括电影行业在内的文艺界感到混乱和恐慌。